華為P30真機曝光:水滴屏+后置三攝,拍照能力能超越P20 Pro嗎?
華為手機在2018年可以說創下了不少成績了,在2018出貨量達到了兩億臺,上升到全球第二名。華為在相機上下的功夫也被見證了,國外相機評測機構DXO依然給華為P20 Pro的相機表現排到...
華為手機在2018年可以說創下了不少成績了,在2018出貨量達到了兩億臺,上升到全球第二名。華為在相機上下的功夫也被見證了,國外相機評測機構DXO依然給華為P20 Pro的相機表現排到了第一名,P20 Pro在相機上創造的成績讓很多旗艦手機至今都沒有超越。
華為最近發布的新旗艦華為Mate20系列,都沒有上榜;當然,這也是華為自己選擇沒有公開而已,若公開的話,應該也會在華為P20 Pro之上吧。不過更期待的是今年的P30 Pro,這款機子的拍照能力應該更加讓人期待一些,畢竟前代都這么出色了,下一代想必就更強大了。
最近爆料達人Onleaks曝光了幾張華為P30的渲染圖,從照片來看,華為P30外觀還是延續著前代的ID設計,背面依然搭載了豎排三攝,采用雙色溫閃光燈;據說P30 Pro搭載的是后置四攝,還新增有3D TOF立體攝像頭,能實現3D拍攝,對物體快速構建立體模型,這樣的話可以實現更多好玩的功能了,雖然現在應用場景并不多,不過對于未來的話,使用場景還是很多的。
正面華為P30采用了“水滴”屏的設計,比前代的“劉海”設計好看了;正面取消了指紋識別按鍵,估計應該采用了屏下指紋,也讓屏幕占比更高一些。
我們也可以發現華為P30的底部依然保留了3.5mm耳機接口,這個還是要點個贊的,畢竟現在能保留3.5mm耳機接口的旗艦機也不多了,雖然華為在Mate20系列上也給取消掉了,P30能得到保留確實讓人沒有想到的。
除了外觀方面的小改之外,華為P30在配置上也進行了升級;搭載了麒麟980處理器,擁有6GB+128GB/8GB+256GB兩種規格可選擇,后置為4000萬+2000萬+500萬三攝鏡頭,搭載4000毫安時電池。
對于華為P30系列來說,更多人應該對他的拍照能力更吸引一些,不知道這次能不能再次屠榜DXO呢?
拍照和性能你們覺得哪個更重要一些呢?
雷軍:華為是民族品牌驕傲,而小米卻不是?網友:不在一個水平
小米創始人董事長CEO雷軍先生在知乎上關注了這樣一個問題:同樣是國產手機,為什么華為是民族品牌,而在印度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小米卻沒有這樣的高度呢?這個問題,引發了眾多網友的關注與熱議,對于這個問題,其實網友的評論是一針見血的。...
華為手機升級微信7.0.0各種問題的解決辦法匯總
元旦前夕,安卓版微信7.0.0正式發布,除了全新的UI設計,還帶來了即刻視頻、強提醒、看一看等重磅功能,不少用戶紛紛升級體驗。不過,不少華為手機用戶升級到微信7.0.0之后,卻遭遇了各...
華為暢享9和榮耀暢玩7X區別對比 華為暢享9和榮耀暢玩7X哪個好?
華為暢享9去年12月17日的華為發布的一款水滴全面屏新機,定位年輕群體,也比較受消費者歡迎。不過最近也有一款榮耀的機型,雖然不是最新款的,但是銷量不錯,也有網友拿榮耀暢玩7X和...
三星A8s和華為Nova4區別對比 三星A8s和華為Nova4哪個好?
華為發布服務器處理器鯤鵬920:7nm工藝 號稱性能最高
1月7日,華為在深圳推出ARM-based處理器-鯤鵬920(Kunpeng 920),以及基于鯤鵬920的TaiShan服務器、華為云服務。華為稱鯤鵬920為目前業界最高性能處理器。...
華為在印度首次測試5G網速超過3Gb/秒:比美國5G快15倍
雖然華為5G設備被不少國家禁止采購,但由于技術領先,在強大壓力之下英國還是有好幾家運營商選擇了華為。而之前同樣想要拒絕華為5G的印度后來也反悔了,前段時間還邀請華為參與5G...
小米8青春版和華為暢享9Plus區別對比 華為暢享9Plus和小米8青春版哪個好?
小米8青春版是2018年9月小米公布的一款千元性價比手機,而華為暢享9Plus則是華為在2018年10月份發布的千元機型,兩款手機都是當下的熱門千元機,性價比都不錯。那么小米8青春版和...
學習華為榮耀?紅米Redmi品牌獨立,小米紅米正式“分家”
1 月 3 日,小米公司宣布,將在 1 月 10 日召開全新獨立品牌紅米 Redmi 發布會。從小米公布的海報來看,Redmi 品牌標識出現的倒影中,有 4800 的字樣,這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此前小米總...
比拼華為、小米,拍照最好的IPhone手機價格最貴!
IPhone 所拍出來的照片也不是一開始就那么好。從最初的 200 萬像素進化到目前 iPhone X后置 1200 萬像素廣角/長焦雙攝像頭,不管從圖像的解析力,色彩的還原度,弱光拍攝,白平...
華為終于支持微信指紋支付!三年的僵持,究竟誰妥協了?
提起華為和騰訊這兩家國內巨型公司,可能很多人都不會把它倆想的太近。畢竟一個是科技公司,一個是互聯網公司,但是隨著騰訊旗下的很多移動平臺APP都已經幾乎壟斷了國內很多領域...